4月25日上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院校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别敦荣教授受邀为我校教师做专题报告。副校长徐跃进、肖坤、程胜军出席报告会。副校长胡柳主持会议,两校区140余名教师参会。

别敦荣以《AI时代的高校教师角色与教学改革》为题,从谈中西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特征的差异到中国科学技术变革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的影响,再具体到他亲身参与的多项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践经验分享,让在场教师深刻意识到AI技术正在深刻变革着高等教育,AI教师的出现也让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的角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AI教师能完成70%的常规知识传授,人类教师的核心价值应向高阶能力培养跃迁。”别教授借知识领域划分,AI技术功能领域出发,提出了高校教师从传统的“知识权威”向“学习引导者”和“创新赋能者”的转变路径,重点培育学生的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数字化素养。


谈及教学应如何改革适应AI时代发展的需要,别教授指出,高校管理者应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制度变革、提升技术支持与服务等方面探索建立“AI+教育”生态体系。教师的教学改革应从主动加强AI意识、调整课程教学目标、熟练掌握AI技术、创新虚实融合的教学场景设计与应用四个方面思考重构教学。

胡柳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别敦荣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视野开阔、方法论强,为我校教师带来了一场生动精彩、值得深思的报告。她希望全体教师以开放的心态主动拥抱AI,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在教师角色的转变中坚守育人初心,不断超越自我,与学校共同努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教学新生态。
会后,在场教师与别教授开展深度交流,报告学术氛围热烈浓厚。
人物介绍:别敦荣,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高等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院校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长期参与教育部高等教育政策咨询研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曾主持40多所大学战略与规划的编制;曾赴法、美、日、加、俄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讲学、访学。曾受邀为全国数百所高校和学术组织作学术报告。出版《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普及化高等教育专论》《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等30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近400篇。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研究、大学战略规划研究、大学教学改革与评估研究、高等教育管理与治理研究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多项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和科研成果优秀奖。